入汛以来,市防汛办始终锚定防汛“四不”工作目标,细化实化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和措施,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市防汛办创新工作思路,强化信息赋能,在按不同降雨量级,精准核实不同受威胁区域人口底数的基础上,针对山洪地质灾害突发性强、致灾风险高的特点,在全市7处重点山洪易发区和17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作人员转移避险附带二维码的信息图,通过手机扫码实时显示转移对象、转移路线、包保责任人、安置地点等重点信息,突出方便快捷,确保险情信息快速直达包保责任人、受威胁人员,能够快速响应、及时转移、妥善安置。
在5座病险水库、6处重点险工险段制作了附带二维码的抢险责任人、物资、队伍、装备调配、导航信息图,实现物资快速送达、队伍迅速集结,第一时间投入险情处置。35处重点区域和部位实现了人员转移和抢险处置“一码清”。
此项创新做法得到了省政府、省防汛办的充分肯定,正在全市其他防汛重点部位全面推广使用。